新聞分類
2025年5月6日,
是第27個世界哮喘日。
這一全球性的健康紀念日,
旨在提高公眾對哮喘的關注度和知曉度,
普及哮喘防治知識,
推廣哮喘規范化治療。
哮喘是一種發生在氣道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同高血壓一樣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種慢性氣道疾病之一。
當運送空氣的管道(支氣管)因炎癥變得腫脹、狹窄、分泌物增多的時候,可導致喘息、氣急、胸悶、咳嗽等呼吸道癥狀。炎癥程度越重,呼吸困難的癥狀就越明顯,隨著時間的延長,可以導致一系列氣道結構的改變。
而當患者身體出現以下反應時,要警惕是哮喘發作的早期預警征象!
1.頻繁咳嗽,尤其在夜間; 2.呼吸用力或氣短; 3.運動時感到十分疲勞或乏力; 4.運動后感到胸悶或咳嗽; 5.感到疲勞、容易煩躁,心情不快或喜怒無常; 6.出現感冒樣或過敏癥狀,比如打噴嚏、流鼻涕、咳嗽、咽喉痛和頭痛; 7.睡眠障礙。
1.有哮喘家族史的人
哮喘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如果家族中有哮喘病史,那么后代患哮喘的幾率相對較高。
2.過敏體質的人
對空氣中的花粉、塵螨、動物毛屑等物質過敏的人,容易因為這些過敏原的刺激而引發哮喘。
3.兒童與青少年
這部分人群的身體免疫系統還在發育中,相對較為脆弱,容易受到哮喘等疾病的侵襲。
4.身體免疫力較低的人
例如老年人、長期患病或身體虛弱的人,他們的免疫系統可能無法有效抵抗哮喘的誘因。
5.肥胖人群
身體過于肥胖可能對呼吸系統造成壓迫,增加患哮喘的風險。
6.從事特定職業的人
某些職業環境可能含有引發哮喘的物質,如化學物質、粉塵等,長期接觸這些物質可能增加患哮喘的幾率。
1.“哮喘會傳染”
哮喘不是傳染病,而是與遺傳和環境相關的慢性病。
2.“只有兒童會得哮喘”
哮喘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成人也可能新發或復發。
3.“癥狀消失即可停藥”
哮喘需要長期規范治療,擅自停藥易導致急性發作。
1.脫離過敏原
比如花粉、塵螨,抽象些的類似于冷空氣、粉塵等,要盡快找出過敏原,從而避免與它接觸。
2.自測呼吸
在急性發作時,如果自備有簡易呼氣峰流量儀(PEF)可以自測并記錄下來,立即吸入短效β2受體激動劑,第1小時內可每隔20分鐘吸入1次;
15分鐘后重復測定PEF,如果效果良好,即用藥后PEF達到正常預計值或平時最高值的80%以上,可繼續每隔3~4小時吸入短效β2受體激動劑1次,可在家繼續觀察治療。
3.合理用藥
一般首選吸入劑為主,建議平常以控制性藥物維持治療,急性發作期可聯合應用緩解性藥物,不建議平時長期連續應用短效支氣管舒張劑維持治療(如沙丁胺醇氣霧劑、異丙托溴銨氣霧劑等)。
多索茶堿能夠拮抗呼吸道平滑肌鈣離子的流動,具有緩解支氣管痙攣的作用。鹽酸氨溴索作為一種化痰藥物,可促進呼吸道內黏稠分泌物的排除及減少黏液的滯留,因而顯著促進排痰,改善呼吸狀況。兩者聯用在支氣管哮喘的治療上有較好的臨床效果。[1]
Tips:特殊人群用藥注意事項 兒童:選擇霧化吸入或儲霧罐吸入,確保藥物有效沉積。家長注意監測兒童的生長發育狀態。 孕婦:哮喘控制不佳可能影響胎兒,應在醫生指導下安全用藥。 老年人:注意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如骨質疏松癥、青光眼等。
1.早診斷、早治療:
若出現反復喘息、咳嗽等癥狀,應及時就醫,通過肺功能檢查確診。
2.避免誘因:
室內:注意室內通風。定期清洗床品,使用防螨罩。保持室內適宜的濕度,避免霉菌滋生。禁煙,遠離油煙、蚊香等煙霧刺激。
室外:霧霾天減少外出,需要外出時一定要戴口罩。在花粉季節開車,要關閉車窗,回家后沖洗鼻腔。
3.規范用藥:遵醫囑使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等控制藥物,而非僅依賴急救藥物。
4.自我管理:學習使用峰流速儀監測肺功能,記錄發作規律,制定個性化應對方案。
參考文獻
[1]張靜玉,王彥輝,張明亮.多索茶堿與鹽酸氨溴索聯合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期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西北藥學雜志,2016,(2):192-194.DOI:10.3969/j.issn.1004-2407.2016.02.024.
【聲明】文章內容不作為臨床診療依據,僅供交流、學習。